書法第1組6月即將發行 這些書法幣你有幾枚
書法藝術第1組,無疑是今年最大的熱點之一。題材好、受眾廣,關鍵還發行量奇小,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更進一步地刺激著這個項目的吸睛度。對其收藏投資價值的預估,更是與日俱增。這個夏天注定會因它而與眾不同。
說起中國書法在貴金屬幣上的運用,事實早已有之,只是從未形成系列發行。今天,在書法第1組發行之前,我們先一起去看看那些各具特色的金銀幣上的書法藝術吧!
書法作為一種設計元素,其線條之形可以參與圖案造型,其內涵之意可以詮釋題材內容,其氣韻之美可以表達藝術意境,“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俱能入幣畫,是一種非常具有可塑性的設計元素。
首先,看篆書。
篆書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這種書體以象形為基礎,表現古樸簡約的美學特性。1997年的黃河文化金銀紀念幣(第2組)之“漢字書法”27g銀幣的圖案上,就出現了殷墟甲骨文“馬”。不僅如此,這枚銀幣選取的是黃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書法形式,包括裴李崗文化賈湖遺址的骨文,半坡遺址和凌陽河發現的陶文,還有殷墟甲骨文和金文等等,這些遠古象形符號文字共同書寫一個“馬”字,以及古人伏案揮毫書寫的場景。
從這些古文字,用圖案形式深刻剖析中華文字產生的源頭、流變的過程,成就的輝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枚銀幣也是中國紀念幣文化探究記錄書法藝術起源、發展的藝術縮影,具有豐富的文化價值。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形體均勻齊整、用筆中鋒圓轉,具有遒勁圓潤的美。紀念幣對于書法藝術的運用中,最注重形式內容統一的,就是秦幣用秦篆,更嚴謹地說,是與秦相關的紀念幣上多用秦篆。如1984年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1組)中的“秦始皇”1/3盎司金幣,該幣選用了秦皇泰山封禪畫作中的形象。身著冕服,頭冠天子冕旒的秦始皇,站在起伏跌宕的長城和山巒前,扶劍而立,逡巡宇內,幣面上的“秦始皇”三字,所用的既是秦篆。秦皇幣用秦篆體,點明了秦始皇以秦小篆統一六國書體的“書同文”創世之舉。
更妙的還有2008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銀幣,按照這個系列的設計順位排列,幣畫上出現的是戰國時代古錢幣。銀幣畫面中有其中的代表——“秦半兩”,“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秦始皇統一六國,以“秦半兩”作為統一的貨幣,實現了全國錢幣形制的第一次統一。銀幣沿用了“半兩錢”方孔圓形的定型,秦名相李斯所書的秦篆“半兩”透露出濃重的秦風古意,貼合著奧運后時代追求回歸傳統文化的審美心理。又在畫面中融入了古羅馬錢幣的文化要素,向觀者展示以古羅馬時代為精神源泉的西方貨幣文化。
其次,看隸書。
隸書,亦稱漢隸,也有漢隸唐楷一說,是一種莊重的字體,字體略為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隸書出現在金銀幣上,很具代表性的有1998年大唐鎮庫金錢金銀紀念幣,它也是中國金銀幣發行為止唯一一套真正采用外圓內方形制的金銀幣(錢博會系列銀幣僅是將外圓內方作為設計元素)。大唐鎮庫錢是現知最早的鎮庫錢,由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王朝鑄造,距今已經有1100余年的歷史,金銀幣完全還原了這枚古錢的設計樣式。幣面背面的四字錢文“大唐鎮庫”,就是漢隸唐楷,因為這種鎮庫錢的一大特征就是錢文用隸書,形制為天圓地方。金銀幣上的漢隸“大唐鎮庫”筆意沉穩,書體豐滿俊秀,將古錢上的南唐強盛國力表現了出來。
此外,自1992年至1996年的古代科技發明發現系列金銀幣(共有五組),也多用漢隸唐楷。其中獲得1992年度世界“最佳銀幣”獎的1992年航海造船20克銀幣,“航海造船”四字就是漢隸,結構舒展字體秀美,那種秀逸中的勁健,展現了歷史的那種充滿意象的表現力和綿延感;
2000年的“敦煌藏經洞發現100周年紀念銀幣”,用六枚長方形銀幣,演繹了飛天發展的六個不同歷史時期即從公元4世紀(十六國)到10世紀(唐代)歷時將近千年的眾多飛天形象。作為點題,每枚銀幣上的文字也是漢隸,書體古樸舒展,又有飄逸瀟灑之意,將敦煌飛天形象的遼闊高遠襯托了出來。
再次,看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
在中國金銀幣上尤其是近現代題材作品出現的比較常見。1991年世界文化名人金銀紀念幣(第2組)中的“炎帝”1/3盎司金幣,這枚金幣上“炎帝”兩字采用的是魏碑楷書。魏碑楷書是一種過渡字體,上承漢隸下啟唐楷,為現代漢字奠定了結構、形態和筆畫的基礎。這枚金幣參考借鑒了漢代畫像磚石中對于神農的塑造,選擇了炎帝正在田間辛勤勞作的形象。魏碑楷書“炎帝”結體方正筆畫勁健,氣韻舒展自然,既波瀾不驚又氣勢磅礴,隱隱地透著歷史的恬淡醇厚;楷書在金銀幣上比較具代表性的還有2014年錢幣博覽會銀幣,該銀幣主題圖案為中國清代乾隆通寶錢幣與西班牙雙柱錢幣圖案對應設計。其中幣面上的乾隆通寶鑄于清高宗乾隆年間,錢面文字“乾隆通寶”以楷書書寫,銀幣上的四字楷書錢文雖只有部分,但仍看的出其書體端莊,書意力道彰顯,點劃清秀卻內藏力度。
接下來,再看行書。
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靶小笔恰靶凶摺钡囊馑,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5組)上出現了“行草”。這套紀念銀幣分別在岳飛、蘇軾、李清照人物肖像的背景上配上人物的經典名句。銀幣上的行草出自于中國當代書法篆刻大家韓天衡的手筆。銀幣古雅清潤,銀幣上的詩詞有神有骨,情性煥然,寫就詩詞的行草體態欹側,雖然結構清減,但筆畫牽連映帶,放逸生奇,具有流利灑脫的美韻。
最后,看草書。
草書,形成于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這種書體結構簡省,狂而不亂,非常優美。草書在金銀幣上表現的不多,在普通紀念幣上倒是有出彩的代表作。2014年的“和”字書法——草書普通紀念幣,這枚紀念幣,用不羈灑脫的草書來書寫“和”字,瀟灑自然、飄逸縱橫的筆墨旋律中,抒寫出了“和”的道學內涵。還巧妙加入了飛白和“和”字的五種書法體。在書法中,飛白常常作為一種特殊的書寫技法,它的使用會使得文字墨色不一,筆畫多變,產生沖擊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在這枚幣上,飛白用于“和”字筆畫的尾部,作露鋒之用,飛白牽絲飽滿,作為主體“和字”的襯景!昂汀弊直旧硎亲笥医Y構,左重右輕,飛白在右端尾鋒的應用,又保持了整個畫面的平衡,補充了右邊的重心,盡情展現了草書“和”字的藝術美感。而且飛白體積上的敦厚補充了草書“和”單字本身靈動有余穩重不足的缺陷,讓整個畫面又有速度感又有力量感。
以上只是“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在紀念幣上比較有代表性的舉例,綜上所述,紀念幣的設計中對不同的書體選擇還是非常講究的,能恰如其分地把所選書體的形式特征與表達主題的風格和內涵追求相結合,恰如其分地借用傳統書法造型的形態美感來為紀念幣增色。
書法藝術是華夏民族藝術中最瑰麗的明珠,在黑與白、點與線的變化萬千中,承載著中國人的審美意識和精神創造。書法藝術從古至今,都是最能表達中華民族文化氣質的藝術形式。
由此,我們將更加神往中國書法藝術金銀紀念幣(第1組)!
來源:集幣在線